中国美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离世

2024年6月9日21时57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先生在杭州仙逝,享年99岁。刘江1926年7月生于四川万县。他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理事,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篆刻专业的奠基人之一。

关于书法和篆刻,他的著作拥有广泛的读者,包括《中国印章艺术史》、《篆刻技法》、《印人轶事》、《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等。“艺事精能,不拘一格,英绝领袖望之斯人。”书坛泰斗沙孟海曾对刘江先生的为人和为艺做了这样的高度评价。刘江先生作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行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他的艺术创作扎根大地,心怀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的书法篆刻外刚内柔,勇猛精进中饱含着家国情怀。1945年刘江进入国立艺专学习,青年时代他也曾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热血青年,参加过反内战,投笔从戎,还曾奔赴抗美援朝第一线。很多人知道的一个情节是,杭州解放前,刘江蹬了一辆自行车跑到灵隐去迎接解放军。从部队退伍后,刘江复学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诸乐三先生。那个时候,很多同学没有图章,有篆刻功底的刘江就成了大家求助的对象。基本上有求必应,有的刻在木头、石头上,有的刻在肥皂上。哪怕他后来成名成家了,也始终秉持着这种“服务”精神。1961年,刘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书法、篆刻等课程。1980年,他与沙孟海、朱家济、诸乐三、章祖安组成了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系首届研究生五人授课组。

当年的学生之一——朱关田先生深情回忆道:“我是一九年考进中国美术学院的,当时叫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是第二届书法本科生。一九七九年,第一届书法研究生。两届招生工作,都是刘江先生负责的,陆维钊先生助手。其后的教学工作,包括课程安排,课程老师如沙孟海、诸乐三、朱家济包括潘天寿以及外聘方介堪的课时安排,尤其研究生导师团的人员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具体课程的安排与落实,皆与刘江先生有关。换言之,学校的教学方向、导师团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由刘江先生在系领导下完成的。有感于此,我等若有所成,或感恩老先生的培养,纪念宣传老先生如陆维钊创作思想、沙孟海学术观点以及人品学问传承方面,对我校书法教学贡献时,是不会忘记刘江先生这位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低调的具体执行者。刘江先生对年轻人的影响,对艺术的态度,在《钱江晚报》记者林梢青对两场活动现场的报道《一个晚上,刘老先生只说了一句话》、《书艺传家,来看这“美院一家人”》里可见一斑,今摘录于此,以作悼念。

【一】2017年春天,91岁的刘江先生在中国美院南山书屋进行了新版《篆刻艺术赏析》的分享会。离讲座开场还有半小时,刘江先生来了。当时,他已经很久没在公共场合出现了,身形削瘦,温文尔雅,一身家常的粗呢外套,一顶灰色毛线帽,鼻梁上还是那副有链子的老式眼镜。他看起来精神不错,认真地听着身边的人们讲话。到场的听众,大多喜欢书法篆刻,很多人准备了笔和本子。大家都把这场活动视为一堂珍贵的课,一个多小时里,每个人都在期待着,刘先生会说些什么。但直到最后,当话筒递给刘江先生时,他先是推辞了一下,表示自己并没有准备什么,然后,又想了想,只说了一句话:“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长桌边,嘉宾胡小罕、毛建波、沈浩、韩天雍、沈乐平等都早早坐下了……大家都是刘老学生辈的。在大家印象里,“刘老师”对自己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则亲切包容。唐楷之分享了几张读书时的笔记——写在美院的便签上,上面是刘江先生布置的作业。在他印象中,这是一位亲切的老师,说一口川普,给学生的评价都是:“大体还完整,还可以的。”他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学生的作业无论好或不好,刘江先生都以鼓励为主。”这是刘江先生的性情,也是一位老师的宽厚。韩天雍说,读研时他曾编过日本篆刻艺术的书,很多资料多亏刘老从日本寄来。书成之后,邀他署名,刘老婉拒了。但对他最大帮助的,是刘江的“专注”。“我每个月都上他家去,他总是在伏案,不是写字就是刻印。”韩天雍说。刘老的儿子刘丹说:“印象中父亲就是不断地做事,书桌很大,但桌前永远只有A4纸一块大小的空处。”

先生工作照当时,南山路上的打印店,每家都认识刘江先生,因为他总是亲自去打印,在一旁盯着修改,一去总是半天。《篆刻艺术赏析》这本书,就是这样来的。手稿厚厚几叠,细格纹的纸,上面的钢笔字工工整整,书中的印章图片,用的是当时最好的复印件,或直接从印谱上剪下的印拓。这本作于1982年的著作,在1997年首次出版时一度脱销,是学习篆刻的必读书籍,为中国篆刻艺术在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新版除了更好的装帧设计,部分印章也更换了更高清的图片。时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的胡小罕说:“这本书是刘老的精华本,对于篆刻有点基础,想要提高拓展的人来说,这本书是极好的。”大家挨个讲记忆中的“刘老师”,“刘老师”就坐着微笑着听。这样一个夜晚,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起当年自己站在讲台上,年轻人在台下静静听的样子。

【二】

展览海报

2018年10月23日上午,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与捐赠奖励项目“书艺传家——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刘江、章培筠、刘丹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艺术家书”主要展出刘江、章培筠两位老教授多年来向母校捐赠的书画、篆刻作品以及他们与其子刘丹副教授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禅心素裹”与“金石人生”分别展出章培筠和刘江的工笔画、篆刻作品。“美院做 ‘一家人’的展览还是第一次,从刘江老先生开始非常有意义。” 著名艺术评论家曹工化说,刘江、章培筠和刘丹,作为艺术家都非常“著名”,也是艺术圈里著名的“一家人”。一般来说,艺术之家应是风格相承,也就是“家传”。而这一家人,却各自有着自己的“面貌”。刘江从1945年进入国美的前身国立艺专学习至今,与国美共度了70载春秋,在书法篆刻上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夫人章培筠是他的同班同学,是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儿子刘丹是设计艺术家,如今也在美院任教。发布会上,年逾九十的刘江先生坐得仍然端正笔直。他的老同学,美院老教授郑朝先生,回忆起他们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刘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热血青年。“他参加过反内战,投笔从戎,还奔赴抗美援朝第一线。”郑老先生说,解放前,他们还一起在学校社团里开设广播,专门播报解放军进军情况。1961年,刘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书法、篆刻等课程。1980年,他与沙孟海、朱家济、诸乐三、章祖安组成了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系首届研究生五人授课组。开幕式上,他的第一届“学生代表”王冬龄也来了,他说,刘老师的书法浑厚大气,几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享有盛誉。1970年刘江和恩师诸乐三在一起

刘江先生看重传统的力量,经常教导学生“要学传统,不要学老师”。“在他艺术追求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他探索和变革的痕迹。”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沈浩教授说,刘江先生为人谦逊,“多批评,多指导”、“向你学习”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书风即家风,书艺即家传。”中国美院许江院长说,多年来,刘江一家的慷慨捐赠令人动容。去年,刘江先生向美院捐赠了200方印章,还捐出了对书法教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4套珍贵手稿文献,章培筠先生也捐赠两幅工笔花鸟画代表作。【延伸阅读】2020年9月25日晚,杭州南宋御街正式开街,位于南端中山中路16号的刘江艺术馆开馆,现在每天还有很多书法篆刻爱好者去逛展,社交媒体里有不少年轻人出的“打卡攻略”。李白朝发白帝城62.5X20.5cm李白行路难156X43cmX4印面:振兴中华尺寸6.2X5.7cm印面:烟中列岫青天数边款:甲辰冬刘江刊尺寸:3.8X3.8cm年份:1964年印面:敬业为国边款:壬辰谷雨刘江刊尺寸:3.7X3.6cm年份:2012年刘江先生与诸乐三先生合作印屏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篆刻笔记手稿沙孟海先生为刘江先生题字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