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喜欢收集旧的宜兴紫砂茶壶,尤其是超过一百年的「古董级」整个,不仿先参考谢瑞华所著《宜兴茶壶的造型与纹饰》与罗桂祥所著《从有年款的作品看宜兴紫砂陶的历代发展》。 这两篇文章诚足以帮助我们对明、清以来宜兴紫砂壶的制作有进一步的认识。 有些古旧的宜兴壶(甚至近仿的)也有「荆溪」或「阳羡」之字样,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宜兴称作「荆谿」,「谿」与「溪」相同,源于该处仓山有一道清溪之故。 到了秦代和汉代,则不叫「荆溪」,而改为「阳羡」。晋惠帝又改作「义兴」,封给功臣周玘,以示他三兴义兵救过。 到了宋太宗时,因他本名光义,当时的人为了避讳,把「义」字易改为「宜」,因为二字发音相近。迄今便人人通称宜兴。 最初的紫砂器,并无加彩;加彩是清代乾隆时开始流行的,后来到光绪亦多加彩。明代最初的紫煞气7,正德和万历等年间的都没有加彩。它们皆素烧,不上釉,运用调砂、嵌砂、铺砂等技法,产生细梨皮和龙砂等种种不同的质感。 紫砂并非只是紫色,民间称为五色泥,本身泥色已分朱赤、蓝绿、淡黄、紫褐等,又有专泥(既断泥),甚富光泽,就算无釉烧成,同样质润而美。 就陶泥的质素,又可分很多级数;较粗陋者价贱,较细滑精润者为贵。故有时形制相同,而价值相去甚远。名家创制者当然吃香,现今「倒模」大量生产,自然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