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电能及机械动力的介入,没有应用爆破等科技手段,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紫砂泥矿的开采仍承袭几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原始开掘手段、规模与效应。 黄龙山是一座高60米左右的黄石山,是主要的甲泥和紫砂泥的产区。找泥宕的办法是,先在黄石山凹处的石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引进石隙底部,逐步以泥引进、见泥追泥,逐步深入。如有泥可采,“眼口”就成了“宕口”。“宕口”一般以开挖人名字命名。“宕”即洞,挖进三五尺(一米多)就需用就地产的黄石搭圈,以拱圈支撑,凡挖进一二米就需以石砌拱,以防塌方之危险。挖洞不能太阔,约一米多,窄时要侧着身子进出,调试一般只一人多高,具体调试视挖掘时周边泥层情况而定,低时人要爬进爬出,有时会遇到“龙骨”(特别坚硬的黄石),可借作支撑架。挖掘的主要工具名叫“大锄”,以簸箕装泥,短扁担(不到一米)挑运。开采作业,因洞内窄小,坡度又大,一般进洞后马上下坡,最斜坡度有三十多度,要爬上爬下,非常难走。宕中平道极少,因紫砂泥开掘的大多是块状,如媒块,可以用手搬运。深进后的照明是豆油灯,灯油少,灯光弱,但耗氧也少,三米不到要放上一盏。采掘深度一般不会太深,进深了劳动力大,不合算;具体进深要看可采泥的走向,有时可分道分支挖进,如遇塌方只能停止开采;停止开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下水,大凡洞中排水在困难,遇到地下水漫溢都必须停止。小宕口开采往往会上下几层或穿插而过,其开采并没有拆拱圈回采的情况,回采是大矿井干的事。20世纪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掘泥师傅何小二发明用石匠凿石方法(用较长铁凿钉缝,以柄长二尺的铁榔头敲击)采泥,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以上方法开采,一人一天大约可以出泥一千至二千多斤。 从明清两代到20世纪50年代,黄龙山紫砂泥属浅层的单一小洞井开采,挑出的泥容易分类。再筛选出等级。山南北两面的品质有好、差之分。紫砂壶做坯人感觉,北面的泥纯良,南面的性格爆躁,各有特点。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说:“出土诸山,其穴往往善徒,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实山灵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虽说的只是面上的情况,并未深入到矿区及加工作坊体验,但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宜兴采矿公司成立,接管了黄龙山矿区15个宕口,统一开采、练制,供应下属各陶瓷厂的各种产品用泥。还成立黄龙山矿场,专门开采夹泥和紫砂泥。开采条件逐步改善。结束了明清以来一直相沿的山下小宕口的开采,而是大矿井开采。先后建了1号斜井、2号斜井、4号斜井和5号斜井,开采甲泥和紫砂泥,其中4号井和5号井是紫砂泥的多产井。随着科技进步,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采掘条件日益改善;先进的开采设备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从1997年起,陶瓷公司原料总厂因严重亏本,无力在井下排水,上述几个井口陆续停产,只留下台西大队区管的小规模宕口露天开采。2004年元旦,宜兴市政府全面停止黄龙山矿区的开采,过往的宕口、矿井经露天开采,现已成为一个面积约七八千平方米的大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