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矿床属江南古陆边缘的陆相碎屑建造沉积矿床,已有3.5亿年了。据试样,紫砂泥中除含有较多的赤铁矿外,还含有下列微量元素:锆、铬、镍、钴、铜、铅、铍、钇、镱、钪、镓。 紫泥外观为紫红色、紫色,夹有微细银点闪烁,并隐现浅绿色的斑点,烧成后呈紫色、紫棕色。 本山绿泥,出矿时呈绿色,烧成后呈米。 红泥,即石黄泥,出矿时呈黄红色,质坚如石,因此亦称石黄,烧成后为暗红色、朱红色,至纯者烧成后呈朱砂色。 由于天然矿脉差异以及地质成因不同,各处紫砂原矿泥的含铁量、化学成分等各不相同,色泽不同的五色土,具有不同含铁量和化学成分,互相配备不同,多寡不同,再加上不同性质的火焰烘烤,就会因化学变化不同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紫砂颜色,妙不可言,以至《茗壶图录》有这样感叹:“泥色之辨,洵难矣!每壶各异,璧犹天文之灿然,不可得而名状也。” 典籍记载紫砂陶尚有天青泥、梨皮泥、淡红泥、浅黄泥、蜜泥等色泥,都三种基泥的衍化色。天青泥烧成后呈黯肝色,梨皮烧成呈梨冻色,淡红泥烧成呈松花色,浅黄泥烧成呈豆碧色,蜜泥烧成呈赭色,而梨皮和白砂,烧成呈淡墨色。另有团泥,亦称团山泥,是一个时期在团山矿层里出现的紫砂泥,与星点式本山绿泥混在一起无法分开,以此粉碎成型,烧成后呈古铜色;以后把紫泥与本山绿泥拼在一起,也称之为团泥。在五色缤纷的陶色变化中,在朱、紫、米黄三种基本呈色中,也有不同的色泽效果,朱有浓淡,紫有深浅,黄富有变化,不一而足。 早期紫砂器呈色的效果,主要是由原矿泥本身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烧成时火候的高低不同这两大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包括烧次即非人为窑变的各种发色,及人为的“焐灰”,掌握得当变成全黑色。“焐灰”的出现,是应用于高档紫砂壶烧次变色成次品后的补救办法,其方法是把需“焐灰”的紫砂壶放在掇罐里,壶的里外塞满砻糠灰,装在龙窑最下端,烧成中受强还原焰的影响,变成黑色。 1957年以前出口的紫砂器,除墨绿泥、黑料作化妆土外,紫砂器的各种色彩全是使用的原矿泥的烧成色,其变化均是两种或几种比例各异混合后的呈色。凡1957年前用茅草做燃料烧成的龙窑里出口的紫砂壶,不论高、中、低档壶,表面多会有小小黑色的熔出点(俗称铁质,其实并非铁质),以及在阳光侧射时所反映出的小小云母点来,这是纯正紫砂泥的泥料特征;而这两个特征却被20世纪80年中期掀起紫砂热时误判了,以为这是疵点,从而被购家强行要求而千方百计加以遮掩。现流传下来的老紫砂壶多会有以上两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