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起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先后经历了先秦时期原始瓷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汉六朝时期成熟青瓷的起源与发展两个过程。制瓷史上的两个里程碑式技术跃进:原始瓷的起源与成熟青瓷的出现均发生在浙江,浙江不仅在夏商时期发明了原始瓷,而且在东汉时期成功烧造出了成熟青瓷,同时这一伟大的技术成果造就了先秦与汉六朝时期浙江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制瓷中心的地位。
东苕溪流域的瓢山、北家山、南山三个夏商时期的窑址,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无论是胎、釉、器型、成型、装烧等工艺上看,可能构成了一个连续的发展脉络,其中瓢山最早,南山早期最晚,北家山介于两者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产品器类上,瓢山窑址原始瓷与印纹硬陶比较基本相似,两者兼烧,比例基本相等,原始瓷长颈罐、钵与豆等为主,豆基本为圈柄,细柄豆之柄壁亦较细薄,偶见云雷纹装饰,云雷纹转角较为圆转;印纹硬陶则主要是长颈与束颈曲折纹罐,偶见云雷纹,纹饰粗大豪放。北家山窑址虽然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兼烧,但原始瓷占据了主导地位,原始瓷粗柄豆不见,细柄豆则胎壁较厚,足端偶见带有三个半圆形小缺口,钵仍为一定数量;印纹硬陶除胎质胎色与北家山类似的深色胎外,出现少量的与原始瓷浅灰胎接近的胎色,纹饰中云雷纹的比例增加,粗大豪放而较为杂乱,器型主要是长径侈口罐。南山窑址早期原始瓷占绝对主流,少量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型仍主要是豆与钵两种,其中又以豆占绝大多数,器型与北家山的细柄厚胎豆基本一致,但足端带缺口的装饰则成为了最具特色和最普遍的装饰,几乎每器物必有;钵的器型种类较北家山有所增加,但仅存在细微处的变化,其中器型不变,即敛口,深弧腹斜收,平底;印纹硬陶不见深色胎,浅色原始瓷从北家山窑址出现后成了主流,纹饰亦由北家山即忆出现的浅胎硬陶上的云雷纹成为主体,偶见的纹饰如方格纹等,而此种纹饰在瓢山时期即已出现,瓢山窑址带方格纹拍的出现即是明证,器型仍主要是长颈侈口罐与翻折沿束颈罐。
瓢山类型产品胎质
北家山类型产品胎质
南山早期产品胎质
产品器胎上,瓢山窑址原始瓷与印纺硬陶基本一致,无论是胎质还是胎色两者均十分相似,似乎原始瓷与印纹硬陶在胎质上尚未分化;以灰黑色胎为主,胎色不纯,通常胎心呈灰黑色,内外表呈浅灰色或灰白色,少量的紫红色胎;胎质较细,但普遍疏松,常见大量的气孔。北家山窑址仍保留了少量瓢山的此类胎质,但新出现浅灰或灰白色胎,胎质较细,气孔明显较灰黑色胎为少而致密,此类胎质迅速取代瓢山类型的黑灰色胎与为主流,但胎中仍普遍见有黑色的斑点;说明此明原始瓷与印纹陶在胎质上开始分野,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瓷胎。南山窑址早期,瓢山窑址作为主体,北家山窑址仍有少量保留灰黑色胎几乎完全不见,而为浅色的灰白与浅灰色胎所取代,胎质更细腻坚致,胎色较纯白而稳定,虽与北家山类似,仍有相当比较的器物夹杂有黑色斑点,但斑点的个体明显较北家山为小而少。这种胎色的从早到晚由深变浅、胎质由粗变细、由多气孔变致密的过程,一方面与胎土的选择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可能与火候的提高有关:瓢山时期虽然绝大多数胎色灰黑,但许多器物胎心灰黑,而内外表皮呈较浅灰白色,胎表的气温当较胎心为高,是否可证明此类器物在火候提高的情况下,亦可呈现较浅的颜色呢?
瓢山长颈罐施釉部位:集中于一侧
北家山产品釉:青酱不一
南山窑址的青釉
原始瓷釉色上,瓢山窑址原始瓷釉色分布范围极小,一般仅在罐类器物的肩部与口沿局部范围内,且施釉线不清晰,釉色多呈酱褐色或黑褐色,仅小范围内釉层厚,玻璃质感强;器表施深色陶衣者占多数。北家山窑址除一部分器物的釉仍与瓢山接近外,大部分器物主要是豆在青釉上明显进步:豆盘内腹满釉,釉层厚,玻璃质感强,釉色青绿,胎釉结合较好;与瓢山窑址接近的深色釉色比例较小,且基本不见深色的陶衣;胎与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胎色越浅,胎质越致密,则釉层厚而满,釉色青翠。南山窑址早期则完全不见了北家山时期的深色釉,青绿色釉的比例大大增加,豆盘内多施满釉而均匀,釉层厚,少见仅一侧局部施釉的现象;一部分釉色较差,呈棕色的薄衣状,不见玻璃光泽,较瓢山、北家山的薄衣颜色明显为浅。
成型工艺上,瓢山窑址主要是手制结合轮修、轮制结合手制修整结合等,大型的罐类器物可能是手制成型为主要工艺,结合口沿部位的轮修;小型的钵类器物则以轮制为主,外下腹部与底部结合手工修刮;豆由于柄较粗大,则基本以轮制为主,豆柄与豆盘分段拼接。这种成型技术为北家山窑址与南山窑址早期所沿用,大型罐类器物,无论是原始瓷还是印纹硬陶,均为手制结合轮修,而小型的钵类器则以轮制结合手工修整,唯一变化比较大的是豆的制作,由于从北家山窑址开始,豆柄变粗、胎壁变厚,因此豆盘轮制,外下腹用片状工具手工纵向修刮,豆柄的外腹亦与此相同,留有片状修刮痕迹,而内腹则多用片状工具旋挖而成。
装烧工艺上,瓢山窑址原始瓷似乎均是单件器物直接置于窑床上烧造,而印纹硬陶可能对口扣置叠烧,这种情况可能延续至北家山窑址,到了瓢山早期,豆亦开始叠烧,这是瓷器烧造史上的一个较大的改变,不仅提高了原始瓷产品的产量,更重要的可能是已经意识到叠烧时釉的粘结性并成功地解决了此一问题。这种不使用间隔具直接叠烧的方式,延续的时间相当久远,从这一时期确定其出现后,几乎延续明清时期,虽然间隔具及涩圈的选择使用可以使釉面更加完整,但在许多晚期的低档产品中,这种直接叠烧则仍不失是一个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的好方法。
纹样装饰上,三个类型窑址产品无论是原始瓷还是印纹硬陶面貌接近并有一定的历时性。原始瓷与印纹硬陶在装饰上完全分野:原始瓷均以素面主,偶见少量的刻划纹饰,几乎不使用拍印的印纹硬陶技法;纹饰内容亦完全不同,多是一些刻划的直条纹构成的简单图案,如水波纹、叶脉纹、网格纹、直条纹组等。印纹硬陶在瓢山窑址流行曲折纹,北家山窑址出现云雷纹,南山窑址早期则不见了曲折纹,以拍印的云雷纹占据主体,偶见方格纹,后者在瓢山时期即已使用;纹饰的总体风格粗放豪迈,与原始瓷上的细密刻划图案风格迥异。
归纳起来,瓢山、北家山、南山三个类型窑址其变化:产品类型原始瓷与印纹硬陶合烧、比例相当逐渐过渡为以原始瓷为主,偶见印纹硬陶;胎从灰黑色较疏松为主,逐渐胎色变浅,胎质致密,最后以浅灰或青灰色细密胎为主;釉以深色局部有釉为主,过渡为以青色满釉为主,最后为基本不见深色的釉;成型上轮制与手工修整相结合或以手工制结合轮修;装烧上,早期在印纹硬陶上叠烧以增加产量,而到了南山早期则解决了釉的粘结问题,在原始瓷上亦使用多件叠烧工艺,以提高原始瓷产量;装饰上原始瓷与印纹硬陶无论是纹饰内容、还是装饰技法均有本质的区别。
南山窑址的年代,我们作了一系列的C14测试,其中早期的时代约公元前1550年左右。根据类型学的演变及本区域内考古学文化的编年,我们初步判定瓢山窑址的时代当在夏代晚期,而北家山的时代在夏商之际。据此,我们把原始瓷的起源时间,大致定在夏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