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有上千年的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是复制版画。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倡导发起了中国新兴版画运动,自此翻开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史页。今年恰逢新兴版画运动80周年。为此,中国美术家协会将2011年定为中国版画年。
新兴版画即创作版画,有别于传统的复制版画。古代的复制版画是由画家作画稿,再由刻工刻版,然后由印工拓印,画、刻、印三者是分工的。而始于德国,流传于英、法、俄、美、日等国的“创作版画”,则画稿、刻版、拓印由画家一人完成,不仅创作过程迅速,而且更能体现画家的构思意图和便于形成画家的版画风格。鲁迅先生倡导新兴版画,即是引进这种在艺术表现上优于中国传统“复制版画”的“创作版画”。
另外,从内容上看,新兴版画从它诞生之时起,就受到普罗美术的洗礼,倾向性明显,同情劳苦大众,表现劳苦大众。
主要的发展阶段
80年来,版画在创作土壤、创作语言、创作方法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自新兴版画运动以来,中国的版画创作经历了3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新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市场经济时期。这只是从时间段角度的大致分段,作品之间其实有很多脉络是跨时期交叠的。
新兴版画真正兴起来与中国有密切的关系。鲁迅开始介绍欧洲版画是1929年。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美术家联盟成立,标志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兴起。左翼文艺是以文艺大众化为中心思想,关注的是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30年代新兴版画诞生之时,正值日本发动“9·18”事变,民族危机又一次加剧的时候。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之日,也就是新兴版画发展壮大之时。
从胡一川的《流离》、《饥民》,汪占非的《五死者》,到江丰的《码头工人》,陈铁耕的《母与子》,野夫的《黎明》……一系列作品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作者们用作品激发人们去抗争。新兴版画正是体现了这种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
1949年后,版画随着的胜利取得了合法的地位,版画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在继承和发扬新兴木刻版画的同时,还带有清新、明朗、质朴的特色,传递出时代的信息。版画创作艺术在这种向前推进中,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大众化图像时代。新中国60年来版画创作发展可概括为4个时期:建国初期(1949—1965):成熟期版画创作图像与大众需求;“”(1966—1976):进入低谷期的版画成为图像宣传的工具;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9):多元化的转变与回归现实;改革开放至今(1990至今):从符号回归到精神本体的图像显现。
此间,新兴版画在题材、体裁的多样化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在个性化、风格多样化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个性风格正从群体地域特征当中凸显出来:四川的牛文,江苏的黄丕漠,北大荒的晁楣,云南的李忠翔、李秀,浙江的赵宗藻、赵延年,上海的盛增祥,广东的肖映川,都为新兴版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创作材质上,也不再是木刻一统天下。石版、铜版、丝网版、石膏版及其他综合版在创作中被广泛运用。中国版画制作趋于成熟,已渐发展为全方位、多版种的艺术品类。